关于录取
今年招18.44万人,预计录取率60%
一问:今年的招生形势如何?
答:今年的招生计划初步确定为18.44万人,比去年增加2.4万人,总录取率预计达60%,比去年多两个百分点。
背景:全省报考普通高校的总数为309276人,比去年增加30183人,增幅达10.81%。在总报考人数中,普通高考的报名人数为295158人,比去年多三万多人,增幅达12%;高职单招的报名人数为14118人,比去年少1934,减幅为12.1%。
建议: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长量小于考生数的增长量,可以预见考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
更重要的是,国家对高校招生规模的控制已成定局,教育部日前说,今后几年高校扩招规模维持在3-5%之间,这意味着以后的竞争将更激烈,所以建议考生不要抱准备复读的态度来报志愿——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首先取决于考试成绩,但志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填报不当,将可能导致上线也落选。
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
二问:高考是如何录取的?
答:今年的高招录取实行网上录取,即高校在自己学校所在地,通过登录省招办的网络来录取学生。总的投档原则是“院校负责,招办监督,遗留问题由院校负责处理”,换一句话说,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
解读:高招录取是分批进行的,顺序为提前批——本一——本二——本三——专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批,不可能出现前一批次录晚了而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每一个批次,都是按以下五个步骤的顺序投档的。
第一步:第一轮投档,即该批录取的第一天,各院校是同时进行的,按“志愿优先”原则,计算机按科类(文史、理工等)对达到该批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按招生院校所要求的比例同时发送电子档案。
说明:所谓“志愿优先”的原则体现在电脑会先搜寻第一志愿的学生。以一考生填报清华为例,如果该考生考了满分,分数高于所有在第一志愿填报清华的考生,但他只在第二志愿填报清华,那么,他也不可能被清华录取,因为,清华仅录取第一志愿学生就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步:第二轮投档,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电脑在第一轮账(该取的取,该退档的退档)后,对该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未出档或已退档)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检索所填报的参考志愿是否有第一轮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志愿,有则投档,没有则检索下一个参考志愿,如果所有参考志愿均无缺额,该生暂时挂起来,检索下一个考生,这样一来,有的院校很快补足缺额,少数未能补足的院校等待滚动投档。
说明:(1)参考志愿是有顺序的,这应该在填报志愿中引起重视。
(2)第二轮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的,即文史类考生A在本一参考一填报院校S,考生B在参考五填报院校S,如果S在第一轮投档后只留下一个招生名额,那么,S会先录取分数高的B,而不是A,这就是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的区别。
第三步:从第二轮投档后实行滚动投档:即根据第二轮投档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所提出的调档要求,继续对分数线上未出档,或已经退档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填报的参考志愿顺序检索投档。换一句话说,不断地搜寻、不断投档,只要哪所院校没招满,就有机会投出去。
第四步:参考志愿投档后,个别学校仍完不成招生计划的,可在该批分数线下20分以内从高分到低分按志愿顺序搜索有填报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志愿并发送档案供学校录取。
要点:(1)降分不是一下子降20分,而是逐步降,例如,先降5分,如果招不满,再继续降,直至20分,但是,不能超过20分。
(2)降分是按有志愿的考生来搜索的,即有填报降分的院校志愿,例如如果考生差几分到本一线,而他所填报的本一的院校A降分,他就很有可能被录取。
第五步:如仍有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省招办公布缺额情况,征求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志愿,按考生补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提醒:每个批次结束后一般都会补报志愿,未录取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补报志愿。考生关注本报和招办网站(www.fjzs.com.cn)的预告,不会再有另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