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高考是如何录取的?
2007-6-11 9:00:21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关于录取


    今年招18.44万人,预计录取率60% 


    一问:今年的招生形势如何?
    答:今年的招生计划初步确定为18.44万人,比去年增加2.4万人,总录取率预计达60%,比去年多两个百分点。
    背景:全省报考普通高校的总数为309276人,比去年增加30183人,增幅达10.81%。在总报考人数中,普通高考的报名人数为295158人,比去年多三万多人,增幅达12%;高职单招的报名人数为14118人,比去年少1934,减幅为12.1%。
    建议:今年招生计划的增长量小于考生数的增长量,可以预见考生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
    更重要的是,国家对高校招生规模的控制已成定局,教育部日前说,今后几年高校扩招规模维持在3-5%之间,这意味着以后的竞争将更激烈,所以建议考生不要抱准备复读的态度来报志愿——考生能否被高校顺利录取,首先取决于考试成绩,但志愿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填报不当,将可能导致上线也落选。


    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 


    二问:高考是如何录取的?
    答:今年的高招录取实行网上录取,即高校在自己学校所在地,通过登录省招办的网络来录取学生。总的投档原则是“院校负责,招办监督,遗留问题由院校负责处理”,换一句话说,是否录取,关键在院校。
    解读:高招录取是分批进行的,顺序为提前批——本一——本二——本三——专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批,不可能出现前一批次录晚了而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每一个批次,都是按以下五个步骤的顺序投档的。
    第一步:第一轮投档,即该批录取的第一天,各院校是同时进行的,按“志愿优先”原则,计算机按科类(文史、理工等)对达到该批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第一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队,按招生院校所要求的比例同时发送电子档案。
    说明:所谓“志愿优先”的原则体现在电脑会先搜寻第一志愿的学生。以一考生填报清华为例,如果该考生考了满分,分数高于所有在第一志愿填报清华的考生,但他只在第二志愿填报清华,那么,他也不可能被清华录取,因为,清华仅录取第一志愿学生就完成招生计划。
    第二步:第二轮投档,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电脑在第一轮账(该取的取,该退档的退档)后,对该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未出档或已退档)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检索所填报的参考志愿是否有第一轮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志愿,有则投档,没有则检索下一个参考志愿,如果所有参考志愿均无缺额,该生暂时挂起来,检索下一个考生,这样一来,有的院校很快补足缺额,少数未能补足的院校等待滚动投档。
    说明:(1)参考志愿是有顺序的,这应该在填报志愿中引起重视。
    (2)第二轮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的,即文史类考生A在本一参考一填报院校S,考生B在参考五填报院校S,如果S在第一轮投档后只留下一个招生名额,那么,S会先录取分数高的B,而不是A,这就是分数优先和志愿优先的区别。
    第三步:从第二轮投档后实行滚动投档:即根据第二轮投档后仍未完成计划的院校所提出的调档要求,继续对分数线上未出档,或已经退档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按所填报的参考志愿顺序检索投档。换一句话说,不断地搜寻、不断投档,只要哪所院校没招满,就有机会投出去。
    第四步:参考志愿投档后,个别学校仍完不成招生计划的,可在该批分数线下20分以内从高分到低分按志愿顺序搜索有填报未完成计划的院校志愿并发送档案供学校录取。
    要点:(1)降分不是一下子降20分,而是逐步降,例如,先降5分,如果招不满,再继续降,直至20分,但是,不能超过20分。
    (2)降分是按有志愿的考生来搜索的,即有填报降分的院校志愿,例如如果考生差几分到本一线,而他所填报的本一的院校A降分,他就很有可能被录取。
    第五步:如仍有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则省招办公布缺额情况,征求线上未被录取考生志愿,按考生补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
    提醒:每个批次结束后一般都会补报志愿,未录取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补报志愿。考生关注本报和招办网站(www.fjzs.com.cn)的预告,不会再有另外的通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